新消息

晶圓代工廠訂單之爭

晶圓代工廠訂單之爭

      目前迫于成本壓力,集成元件大廠(Integrated DeviceManufacturer;IDM)委外代工已成既定趨勢,然隨著大陸市場崛起,以及大陸本土晶圓代工廠實力逐漸增強,加上價格較為便宜,IDM未來恐進一步將委外訂單釋出給大陸晶圓代工廠,將威脅臺積電與聯電的接單量。

  IDM過去在大陸投資設廠主要以封測為主,因為投資晶圓廠風險太大,然而,隨著大陸內需市場擴大,IDM也希望能更積極搶食這塊大餅,并且能就地在大陸進行生產,因此更積極與大陸當地晶圓代工廠合作。

  以瑞薩來說,公司坦言,大陸晶圓代工價格確實比臺灣便宜,目前瑞薩也正在評估釋單大陸晶圓代工廠的可能性,但考量的因素則包括成本、制程穩定性、產能以及**性等。

  在此一趨勢之下,從成本上考量,IDM釋出委外代工的對象,自然以大陸當地的晶圓代工廠為主。目前大陸主要晶圓代工廠包括中芯國際、和艦、臺積電松江廠等。

  然而,目前臺積電的上海松江廠與聯電轉投資的和艦,受限于政府規范,都僅有0.13微米以上的成熟制程,因此近期已有些IDM的90納米、65納米制程訂單,開始轉向中芯。

  對大陸**大晶圓代工廠中芯來說,IDM釋單的這塊大餅,也非搶不可。中芯內部擬定三級跳計畫,2014年,中芯的制程技術將由目前的65/55納米制程,提升到32/28納米制程,拉近與臺積電、聯電的競爭差距,也希望更獲得IDM的青睞,因此積極提升12寸產能。

  大陸半導體業者指出以目前的局勢來說,市場觀感多半認為納米級的產品仍應在臺積電或聯電投片,才能稱之為質量保證,因此即便IDM有意轉單到大陸晶圓代工廠或是已經進行投片但其行事都相當低調。

  對臺系晶圓廠來說,因受限于法令規范目前僅放行到0.13微米制程。過去臺廠仍能以技術、產能、相關服務的加值而站穩腳步,不畏大陸晶圓廠搶單,然而隨著IDM營運成本壓力越來越大,委外釋單層面擴大,恐怕優勢日趨削弱今后價格之戰仍難以避免。